今日热门
图:国立清华大学跨院国际硕士学位学程学生周巧其(图)与大学同学胡悠扬,利用如地球仪的机械,改变向光角...
指挥豌豆生长 清大生登上国际艺术节(1) 国立清华大学跨院国际硕士学位学程学生周巧其(左) 与大...
清华大学今天成立人工智慧(AI)乐团,校长贺陈弘表示,透过AI乐团,可创造新的音乐和表演型态,引领科...
流感疫情持续延烧,现在就连清华大学,也爆发流感群聚疫情,截至到今天上午为主,有38位清华大学学生,确...
(中央社 校方指出,材料系一、二年级学生从18日上午9时起开始停课5天,相关学生自主隔离,并每日按时...
新的学年开始,许多大学科系都会举办迎新活动,在活动的欢乐之余也是许多病毒交叉感染的时机。清华大学材料...
文/办公室废柴
听到毒品人人都闻之色变,什幺摇头丸、快乐丸之类的东西,老一辈的人总是提醒我们出门在外不要碰。最近有一项研究实验却是以食用摇头丸来测试,不过对象不是人类,而是章鱼。
近期在《当代生物学》(Current Biology)期刊中,有一项研究为了探讨章鱼行为的进化历史,利用MDMA(也就是摇头丸的主要成分)来看看牠们的反应。
这种药物会使人出现类似社交的行为,因为它能让大脑中增加数种调节情绪的物质,例如血清素。嗨起来之后,人们会更加有社交性、更有活力,并且同情心也更强、心情也会变得快乐。当然,副作用是少不了的,甚至可能对健康产生永久性伤害。
餵章鱼MDMA不只是为了看牠们会不会因此嗨起来,更重要的是要了解身为独居动物的牠们是否会因MDMA而改变行为。研究人员想知道,章鱼是否进化出类似血清素的摄取系统,能让牠们定时开启「社交开关」(例如发情期时)。
研究人员找来了几只加州双斑蛸,并确定牠们的基因组中含有与血清素传递相关的基因,接着他们把雌雄章鱼各4只一个个放进3层隔间的水族箱中,第一层隔间放有一个固定物品(塑胶花盆或玩具模型)、中间的隔间是空的、第三层则是会有一个塑胶笼关着另一只陌生章鱼的「社交隔间」。
而被观测的章鱼会被放在中间空的隔间,让牠们有30分钟自由探索时间并选择要往哪边走,在这一阶段的实验,大多数章鱼都选择往放有固定物品的隔间,避开另一个为牠们準备好社交隔间。
接下来,他们尝试让这些章鱼先浸泡含有MDMA的人工海水10分钟,接着再回到刚才的实验环境,结果这次嗑过药的章鱼们更愿意探索关着另一只章鱼的隔间,并且拥抱关着牠的塑胶笼,并用嘴巴在笼子上蹭来蹭去,跟人类服用摇头丸之后的反应差不多。
儘管章鱼在进化谱系上要比人类早5亿年,但由此可知人类和章鱼之间还是有些类似的行为。除了发情期以外对社交冷感,这点倒是跟现代人蛮类似的就是了。
via livescience
废柴的粉丝团开张了,想要听废柴分享音乐、电影或是讲干话,就快来点个讚吧!